编者按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嘉定区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扎根于此,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篇章。即日起,嘉定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嘉定区工商业联合会,将镜头聚焦优秀民营企业和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创新奋斗求突破的故事,集中展现嘉定良好的营商环境,树立民营经济人士对嘉定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进一步营造嘉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光伏线缆行业,我们已经是全国领先。未来,我们要做到世界一流。”面对新一年的挑战与机遇,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静充满信心。
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业务聚焦于新能源行业用特种线缆以及电气集成产品。公司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承接国内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拥有20余项发明专利及1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为全球新能源项目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创新为魂,业内领先
“创新是集团的立厂之本。从建厂之初,我们就明白,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潘静介绍,金友集团的创新之路,始于光伏线缆。2012年,金友集团起草了中国第一部光伏线缆行业标准,并以不断升级的产品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已成功推出第三代光伏线缆。它具有极高的耐候性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海上光伏、沙漠光伏、荒山光伏、戈壁光伏等极端环境,确保新能源发电的运行顺利和畅通无阻。”潘静说,“在全国沙漠和海上光伏的产品中,我们的市场占有率约为三分之一。随着更先进的产品推向市场,有望在2025年将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
除了光伏线缆,金友集团还不断拓展产品线,将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线缆、储能专用线缆以及光伏电站电气集成等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金友集团不仅巩固了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加快了国际化布局的步伐。
政企携手,共促发展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金友集团在嘉定的发展历程,便是政企携手共进的生动写照。
“无论是营商环境、资金需求,还是土地资源、政策引导方面,嘉定区各级部门总是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潘静说,特别是在申请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从资料收集整理,到申报流程指导,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不到1个月的时间,我们就顺利完成申报,最终成为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潘静说。
多年来,金友集团还荣获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工信部百项团标示范试点企业、“上海品牌”认证证书等殊荣。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金友集团技术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公司长期以来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认可。潘静感慨道:“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金友团队无数次的试验与改进。我们深知,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传承梦想,创新领航作为金友集团的现任董事长,潘静的人生轨迹与金友集团的发展紧密相连。青年时期的他,在父辈的影响下,早早地接触到了线缆行业,见证了金友集团从初创到逐步壮大的全过程。“80后”潘静深知,这份事业不仅承载着父辈的辛勤与汗水,更寄托了他们对于新能源未来的无限憧憬。
自2020年4月接手企业后,潘静凭借着自己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和战略眼光,带领金友集团不断开拓创新,4年内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新产品鉴定2项以及新产品研发12项,并带领金友集团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潘静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任欧洲和美国制造500强企业管理层,谈及为何选择接手企业并在嘉定发展,潘静的眼神充满坚定与感慨:“往小了说,企业寄托了父辈创业的梦想,作为小辈,我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家族事业传承下去。同时,我也被企业绿色低碳、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吸引。在新能源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坚信金友集团的产品和技术将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嘉定区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良好的营商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潘静。他坦言:“在这里,我们能与众多优秀的企业共同成长,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同时,‘爱国、敬业、诚信、进取’的沪商精神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内核动力。”
洞察行业,连接未来
当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金友集团所处的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金友集团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上游原材料和下游行业应用细分赛道的研发投入,持续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2025年,我们设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维持行业领先的同时,实现销售额、利润以及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翻倍增长。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助力自身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潘静满怀信心与期待:“从光伏线缆到储能专用线缆,从线缆制造到电气集成,金友的目标不仅仅是中国领先,更是世界领先。金友的每一步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用中国技术,连接世界新能源的未来。”潘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