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网讯】9月6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方案明确:通过大力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大幅提高,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落地见效,一批“光伏+”特色工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有力支撑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居民用能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发展改革委(发改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教育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事管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开行河南分行,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切实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工作,现将《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
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教育厅
河南省河南省河南省
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员会
河南省
机关事务管理局
2021年8月31日
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
我省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开发建设屋顶光伏潜力较大。为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结合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有关要求和我省光伏发电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将屋顶光伏发电开发作为加速光伏发电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支撑能源领域投资的重要措施,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统筹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通过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助力城镇提质和乡村振兴,带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全社会绿色能源消费观念,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探索经验。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界定好市场与政府边界,加强政府统筹引导,聚焦协调屋顶资源,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多元市场主体的效率优势和灵活特征,形成统筹有序、分工合理的屋顶光伏整县推进工作机制。
——坚持规划引领、有效消纳。提升系统思维,加强整县(市、区)总体开发方案引领作用,保持新能源开发与相关规划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屋顶资源合理利用,整体谋划,分步实施,稳步有序推进屋顶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装机增长与用电负荷发展相适应,确保分布式光伏项目在配电网系统平衡,就地就近消纳。
——坚持城乡同步、普惠共享。结合城市提质、乡村振兴,同步推动大城市、县域屋顶光伏整体开发,提升城乡新能源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同步性。探索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绿色能源共建共享。
——坚持源网协同、创新机制。以新能源装备技术迭代、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融合应用为支撑,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和负荷侧资源,推动源网协同发展。增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屋顶光伏发电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
(三)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大幅提高,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落地见效,一批“光伏+”特色工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有力支撑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居民用能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二、加快建设一批“光伏+”特色工程
按照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应用的原则,重点在党政机关、校园、医院、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领域发展光伏应用,打造一批阳光工程,形成示范效应。
(一)阳光机关工程。在党政机关办公楼集中开展光伏发电改造,优先支持各级政府机关先行先试,打造示范效应,提升人民群众对光伏发电的认同感。
(二)阳光校园工程。鼓励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开展光伏发电建设,重点支持大中专院校结合专业设置,开展光伏发电建设应用,打造特色实训基地。
(三)阳光基础设施工程。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在机场、火车站、轨道交通检修厂、停车场、公交场站、加油(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厂等的应用,助力打造智能基础设施。
(四)阳光公共建筑工程。推广光伏发电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的建设应用。加强新建建筑光伏发电应用方案设计,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