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网讯】据报道,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至此,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基础。这次交付的,是ITER磁体支撑系统最后一批产品,它的交付标志着ITER磁体支撑系统研制任务圆满收官。
ITER项目作为全球核聚变能研究的重要代表,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雄心勃勃的目标,一直备受全球关注。核聚变能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而ITER项目则被寄予了人们对未来能源的憧憬和期待。磁体支撑系统作为ITER项目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关键的支撑和稳定功能,对于整个实验的成功运行至关重要。
这次磁体支撑产品的交付,为ITER项目的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奠定了基础,标志着ITER项目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的贡献将加速ITER项目的进展,为核聚变能的研究和发展掀开新的篇章,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建造约需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
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参加ITER计划谈判,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国参加ITER计划是基于能源长远的基本需求。2020年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